《周易·复卦》载:“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。”卦象对应冬至,象征阳气从地底(坤卦)初生,称为“一阳来复”。

    汉代郑玄注:“冬至阳气始萌,为天道循环之端”。

    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载:“日冬至,则斗北中绳,阴气极,阳气萌。”

    冬至时北斗七星将指向正北,是天地阴阳之气转换的临界点,古人认为此时“天地脉动”,万物将进入新一轮生长周期。

    汉代谶纬文献《河图稽耀钩》载:“冬至,日月五星俱起牵牛初。”

    牵牛星为二十八宿起点,冬至时,日月星辰将回归原始位置,一切归零重启。

    《赤松子章历》的禳解之术记载冬至日需焚烧“解厄章”,因此日“百鬼夜行,新旧交替。”

    ********

    变化出现在正午时分。

    花国历,一九六五,十二月,二十二日。

    冬至,正午时分。

    高悬在天空中的太阳突然戴上了光环。

    先是淡淡的一圈,像给太阳套了个模糊的玻璃罩子。

    人群仰头的瞬间,第二个,第三个更大的光环无声绽开,最大的那个光环几乎占据了半个天空。

    紧接着,天空的底色开始浑浊,卷层云从四面八方涌来,慢慢铺满了整个天空。

    云彩的颜色不是寻常的乳白,是一种混沌未分的铅灰,像是天地初开的溟蒙。

    太阳的光盘被弥漫的雾霭一寸寸吞噬,边缘却仍透出日晕残留的虹彩。

    在最后一缕金光即将熄灭时,东方的云幕突兀地被撕开一道裂口。

    ——月亮,本不该在此时出现的月亮,冷冷地悬现在苍穹。